当前位置:汽车产业互联 >资讯 > 新闻 >

8部委、10位领导发声,百人会“智能网联”都讲了什么内容?

发布时间:2022-03-31 来源:中国客车网 作者:沐阳

  2022年3月25-27日,为期三天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如期召开。三天共展开14场主题报告会议,累计有超过180位来自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机构的嘉宾登台,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下一步高阶发展献计献策。一年一度的产业风向标指引元气和干货相当充足。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市场最终创下1.6倍增长,新能源车企可持续发展内生力开始凸显;

  中国汽车首次实现出口翻番;市场的保持和持续获得,是机遇更是挑战。芯片和电池等卡脖子技术,加上欲摆脱资源限制,放眼全球,松下已宣布三年内量产无钴电池;

  商用车碳排放怎样从源头上、从运输服务上、从生产到使用上制定引导政策和鼓励措施,呼吁商用车双积分,已经排上日程;

  未来车能、车路、车网的高效协同,还是那句话: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美好出行的向往!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题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题演讲中就芯片的技术发展谈到,大家已逐步的达成了一个汽车控制架构通过分布式向域集中式、向中央集中式发展,也就是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域集中式能够覆盖电驱动系统、驾驶系统和座舱以及对外的联络,这个突破对于我们下一步芯片突破具有很好的带领作用。

  “从我们架构变化看起来,我们的芯片设计也提供了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回首解决架构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现在域控制器的发展,也就是新一代汽车芯片的设计更多的要从可靠性、可信性以及基础功能和基本性能上来考虑,让它有一个可编程的空间和余地,这样就为未来的软件定义汽车打下一个基础。”

  在供应链方面,万钢主席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说起来,提升电池供应材料的供给水平,同样也要依靠发展和管理,要围绕资源开采提炼、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回收利用系统建设来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现在在电池研究上低镍、低锂、低钴或者无钴电池是发展方向,同样能够达到相应的能量。

  在车能、车路的融合发展上,他提到:车作为储能体往网络输电的时候用电价格的计算、用户的接受度还需要进行实验。车辆和路侧的系统它需要一个相互的信任。跨界融合需要加强产业之间的理解、互信和合作,共同来构建跨领域的标准和规范。还有一个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在任何时间都要记住维护数据安全和用户的隐私保护,这是社会公共安全的理念,也是我们发展人工智能的道德伦理和标准规范的重要的原则。

  而面向当前最重要的“双碳”战略,他提出:我们需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技术创新的路径,加强科技协同攻关,开展前瞻示范推广,加强标准法规协同,加速商用车低碳转型。国际合作至少要做到标准协同和规则协同,才能携手向未来。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题为《乘势而上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谈到: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典型的换道超车。通过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这些年实现了换道超车。

  乘用车的中国品牌占有率去年达到44.4%,较前一年提升了3.6个百分点,提升主要是依靠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中国品牌占有率为8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中国品牌占有率为78%,加权平均后提高了6个百分点。

  “这是我们20年坚持下来取得了目前的成绩。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2021年全口径的乘用车有22.2%安装了L2级及以下的自动驾驶系统,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系统(LKS)、自动泊车(APA)等技术已经实现广泛上车应用。下一步,自动刹车系统(AEB)要做成必装件。

  要通过V2X,必须把一部分算力从车移到路侧,进行边缘计算、端到端的通信、车路协同。结合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大家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一起干,就像充电桩和电动车的发展,大家就可以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经过国务院批准,已形成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每年要召开一次会,深入开展跨部门跨行业协调,包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绘局、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

  “政策体系逐步在建立,《道路交通法》需要赶紧修订以推进L3;另外,核心技术在协同创新推进,标准法规也日益完善,测试应用在有序推进。我在任期间,在雄安专门确认了四个标准化委员会,建立一个协同机制,分别是汽车的标委会、通信的标委会、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委会、全国道路交通的标委会。四个标准化委员会都是国标委认可的,在一起协商,形成共识,互相的标准之间能够对接及协同,进一步发挥作用。”

  芯片以及操作系统都是我们的短板弱项,“缺芯少魂”,车规级的更是如此。过去汽车企业基本上都交给了一级配套商去做,国外已经开始有汽车厂向台积电去投资要产能。

  在车路协同方面、要尽快建立道路智能化分级国家标准。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化道路、农村公路;尽快确定路侧单元、交通信号灯、道路标线标识标志的智能化标准在全国实现统一。

  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前提。中国字“安全”对应英文是不一样的,包含Safety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和Security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这两个安全不是一个含义。预期功能安全,是自动驾驶汽车所独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在发言中谈到,中国汽车在全年汽车产销规模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前提下,2021年出口首次超过两百万辆,同比翻番,创下历史新高。

  “2021年以前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是靠政策驱动为主,从去年开始已经走上了市场驱动和政策驱动双轮驱动这样一个特征。与“十三五”初期相比,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占比从47%提升到78%,非限购城市私人消费的比例从40%提升到70%,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显现。”

  在产能规划上,“我们鼓励一个重点企业要在一个地方达到一定规模再建第二个点,并且全国要统筹布局,不能遍地开花。”

  在技术创新上,“要巩固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钠离子、无钴、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促进电池技术和材料多元化,建设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有效缓解稀有金属、稀缺金属资源供给矛盾。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同时,要积极探索车电分离、充换电结合、电池灵活配置等新模式,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

  此外,2022年开始我国已全面取消汽车领域外商投资限制,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建设,“鼓励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企业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品牌影响力,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

  尤其是鼓励芯片和汽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积极扩大车用芯片生产能力,努力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发言中谈到: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水平正显著提升,中国企业2021年获得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超三万件,占全球的比重达到70%。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级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多点发力,将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强与国际碳排放和碳足迹管理政策的协调,为行业企业提供指导。配合相关部门研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支持政策。

  此外,还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车路网云图”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信息网联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深入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协同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的问题。

  此外还将持续完善质量安全标准,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相里斌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相里斌在《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演讲中谈到:

  当前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市场化阶段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创新,科技部总的考虑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把市场能够自主完成的交给市场,政府更多支持基础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关。

  在基础研究领域,通过前瞻布局全固态电池、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新一代电驱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塑造未来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针对基础研究特点,在组织实施上积极探索,广泛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面向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竞争,培养勇于创新、勤于实干的青年科技力量;对于看不准的技术方向,支持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鼓励开展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创新。

  同时,要重点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痛点和难点,组织力量开展攻关,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有关企业研发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低重稀土永磁材料驱动电机等技术攻关,加强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研发,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平台搭建、标准制定、测试评价以及芯片上车等工作。

  此外,要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强化氢能绿色制取、安全储存、高效输配等氢能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助力构建清洁氢能供应体系,支撑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加强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有序充电、V2G等新技术的应用示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在发言中谈到:“双智”试点城市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广泛连接城市道路、交通、汽车、市政设施等多个要素,汇聚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实现了对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防灾的智慧化管理。

  在深入探索汽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中,要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促进车城互联互通;

  要建设可重复使用、可兼容使用、可迭代更新的城市智能基础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并持续降低建设成本;

  要推进车城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城市智能基础设施、感知设施和车辆的实时动态监测,打通车城网平台与城市CIM平台的基础应用,打造智慧城市操作系统;

  要推动重构城市的交通体系。加快规划建设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等三大交通系统,以及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感知工业技术标准,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

  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建设一批城乡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在发言中谈到: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和20%;要“大力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

  同时,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应用中面临的新课题正陆续显现,要处理好退役电池的有效再利用问题;同时要多方努力,持续推进解决:城市新建充电站面临土地资源紧缺和配电网扩容受限的“两大难题”;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政策到期,亟需研究延续相关支持政策,等等。

  此外,在运输行业,要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维修标准体系;要加快建立完善运输服务领域能耗和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研究建立运输行业碳减排评估考核制度、管理绩效激励制度和运输企业能效领跑者激励机制。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将遴选确定50个左右城市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重点创建100个左右绿色出行城市,有序建设100个左右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在发言中谈到:当前我国风电、光伏、水能的利用率达到或者超过97%,煤电装机前年开始已经跌到50%以下。

  提升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这其中要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以综合性前瞻视角,统筹做好新能源汽车与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系统评估不同汽车技术路线的减碳潜力、能源供给路径和能源需求。明确面向双碳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和能源系统协同的主要方式、重点目标和任务。系统部署行业交叉融合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落地,为协同发展奠定好规划基础。

  此外,充电桩实际上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正向的激励促进作用,要持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助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同时,要鼓励车企研发具有丰富车网互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支持运营企业增大双向充电桩的建设力度;促进人、车、桩、网、云等各环节的融合衔接,支持运营企业增大双向充电桩的建设力度,实现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宏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宏毅在发言中谈到:过去一年多来,各“双智”试点城市建设的投入均超过亿元,为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新机会,也为各个城市发展相关产业、发挥集聚效应提供了契机。

  “双智”试点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升级和推广应用,也包含大数据运营、人工智能、信息消费等新产业。

  双智试点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数字化样板,试点城市通过建设车城网平台,汇聚多层次的动静态数据,一网通览、一网统管,以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对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城市交通、公共服务、防灾应急等方面的智慧化管理,并通过实现人-车-路-云-图-网的高效协同,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带给市民更好的出行体验。

  他建议从“一城一标”着手,推进16个城市间相关标准的共建互认、持续完善,成熟后向全国推广标准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发言中谈到:智能网联汽车融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正日益成为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成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单元。

  “试点示范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推进“双智”试点工作开展的同时,我们也在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截至目前,全国已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安全测试里程超过一千万公里,带动智能化道路改造升级超过3500公里。但当前在部门间协同、标准法规制定等方面还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分享到:
阅读量:4468
互动咨询

请您简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