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老国企”的“新思路” 石家庄公交“安全运营”经验谈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速,石家庄公共交通运输压力随之加大,城市对于绿色安全的公共交通出行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正基于此,石家庄新能源公交推广普及速度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2019年,石家庄公共交通总公司(下称:石家庄公交)新购200台新能源公交,并于5月底前投运。日前,中国客车网公共交通满意度调研活动(小组)走进石家庄公交,就新能源客车采购与安全运营等内容与公司技术设备部部长孟彦进行了一番交流,他也向记者透露了石家庄公交在新能源客车安全运营与安全防护方面的经验与思考。
石家庄新购新能源公交
新购200台新能源公交 助石家庄打赢“蓝天保卫战”
“石家庄公交是一家老企业,纯国营,成立至今已经有63年了。”石家庄公交技术设备部部长孟彦向中国客车网介绍,始建于1956年的石家庄公交是石家庄市属国有大型企业,下设6家分公司,主要经营市内公交、站务服务等业务。得益于科学管理与妥善经营,成为整个河北地区新能源公交示范运营的样本。
“石家庄公交现保有车辆3886辆,主要车辆构成以新能源车为主。目前纯电动新能源客车2120辆,占比54%,剩余的还有1600多台天然气客车和少量的燃油车。”孟彦介绍,现在公司传统燃燃油车占比很少,随着后续车辆更新,传统燃油车会逐步淘汰。
“石家庄公交在清洁与新能源客车推广使用方面起步是比较早的,2004年就开始推天然气客车,公司天然气车的保有量一度达到90%以上。”孟彦表示:“2014年开始,国家和政府开始推新能源,我们就紧跟着国家政策走,逐步开始新能源公交的采购招标,用纯电动客车替换老旧的柴油和燃气车辆。”
根据《石家庄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20年年底前,石家庄建成区公交车将全部更换为清洁能源车。正基于此,2019年,石家庄公交新购200台新能源公交。车辆5月份全部上线运营,至今运营情况良好。
据中国客车网了解,该批车辆由石家庄中博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搭载银隆钛酸锂电池,一体化流线型的设计以及蓝白相间的车身涂装,为石家庄城区添上了一抹新的亮色。
谈及车辆的采购背景,孟彦向中国客车网介绍:“首先是响应省内‘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号召’,其次是公司前期车辆都采用的是银隆的钛酸锂技术路线。所以从充电站基础设施到车辆使用习惯,按这个路线已经走了4、5年了,所以公司在采购的时候也是以钛酸锂为主。”
“钛酸锂采购成本比磷酸铁要高,但是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安全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钛酸锂的优点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极高,石家庄公交现在2000多部银隆钛酸锂车,还真没有发现过什么冒烟着火的情况。公司目前运营线路单程基本在60公里以下,这种情况他钛酸锂就比较符合我们的运营需求。”孟彦补充说。
多项安防装备协同 为公交安全营运“添砖加瓦”
一丝不苟,循规蹈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传统印象中老国营公交公司的一贯作风。但对于石家庄公交而言,这种刻板印象显然不成立。正是这样一家63岁“高龄”的“老国企”,在新能源客车推广应用与安全防护方面依旧不断涌现着自己的“新思路”。
“对于我们公交运营者而言,确保车辆安全运营始终是要排到第一位的。公交车体积大、载客多,尤其在转弯或倒车时存在视线盲区,危险的提前预警和规避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孟彦向中国客车网介绍,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石家庄今年新购置的这200台新能源车辆统一安装了由郑州森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森鹏科技)提供的车云眼智能安全行车系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数字配电系统、全液晶仪表系统等装置,通过多项安防装备协同的方式,为车辆安全营运‘添砖加瓦’。
森鹏360环视系统
据中国客车网了解,石家庄公交新购置的200台新能源公交装配的车云眼智能行车系统融合了驾驶辅助系统、360全景环视系统、电子后视镜系统等智能行车安全管理平台,从几个月的实际装车效果来看,实实在在给石家庄公交的安全运营带来了利好。
360全景环视+电子后视镜+驾驶辅助系统
“比如森鹏新开发的电子后视镜,就是我们提出的需求。我们的车比较大,12米,靠传统后视镜多多少少都会有盲区,尤其前面两个A柱下面还有车尾部。每年全国都有大量这种因为盲区司机看不见,无法察觉,造成的安全事故。”孟彦说:“这其实和我们自己开车一样,后视镜看到的范围越广超车就越有信心。我们把需求反馈给森鹏,电子后视镜产品研发出来装车,实测比我们原来的后视镜宽了一个车道。结合360环视系统,通过车载显示屏显示四周360度全景,帮助驾驶员了解车辆周边视线盲区,更直观、更安全的驾驶车辆”
“除了车云眼监控系统,第二个就是电路云监控系统,可以说是专门针对石家庄公交的需求来定制的。以全数字的方式监控新能源客车电路状态并精确控制,公司多年下来一直有需求,但技术上实现不了,现在森鹏把这一想法实现了。”
孟彦向中国客车网介绍,原有的客车配电系统采取熔体的熔断来实现故障保护,内部存在大量的接触点,安全性较差,而且这种形式也没办法自我感知每一路短路、开路、过载、过热等故障,不能自我报告故障原因,不能云平台监测,轻则保险片熔断,重则配电盒烧损,无法实现整车全寿命免维护,出现故障就必须停运排查、检修。
数字电流管理技术=电流电源管理模块+全车高低压用电、全车网络信息监控可视化终端
“而数字电流管理技术实现了“自我感知”,实时监测每路电流、接线柱温度,实现先期控制,杜绝烧损隐患,终生不损坏、免维护、低成本,真正的实现了客车配电系统安全技术升级。对于客车行业而言,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孟彦说。
今年49岁的郝彦兵,一位有着30余年驾龄的“老司机”,入职石家庄公交公司11年,对石家庄这座城市以及公交行业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公司新车装配的一系列安防新设备,郝师傅也有话说。
“公交司机是个平凡的职业,但肩负着全车人生命安全的重任。”郝彦兵说:“这批车装备真的很先进,一方面驾驶辅助系统在即将出现危险时实时发出声音,结合360环视提供很直观的辅助驾驶图像信息,提醒我提前做出反应,减少了不少危险情况;另一方面有了电子后视镜,雨夜天气情况也可以看得很清楚。非常感谢公司和厂商能够为我们司机提供这些便利。”
从孟彦与郝彦兵的表述中不难读出,不营而销,真正的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对于石家庄公交新购置新能源客车以及加装安防系统的后续使用情况,中国客车网公共交通满意度调研活动(小组)仍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