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市场结构性产能过剩显现
动力电池市场结构性产能过剩显现
近两年来,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爆发式增长,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均得到有效带动,其中一个具体表现便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激增强力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刺激了作为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锂资源的市场需求。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4.7万辆和13.6万辆,同比增长11.7%和7.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12.2万辆和11.1万辆,同比增长22.8%和20.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2.5万辆和2.4万辆,同比下降22%和27.8%。
另外,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变革以及市场形态的快速变化,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也已开始显现。如何发展锂电产业,培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锂资源、材料和动力电池企业,以推动电动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可谓行业接下来要考虑的重点。
仍难满足新能源汽车普及需求
2016年底,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20瓦时/公斤,价格低到1.5元/瓦时,与2002年相比,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已经建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四大电池产业的集聚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不少电池企业装备国产化水平超过70%,有的达到90%以上——在近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主办的“锂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用这样一份数据阐释了当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产业化水平。
与之相关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亦在稳步推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17.1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2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成规模化充电服务网络。
成绩显著的背后也必须看到动力电池产业存在的不足之处。
瞿国春表示,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已取得长足发展进步,但仍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需求,尤其在基础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技术、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今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曾联合印发《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鼓励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协同上下游优势资源,集中力量突破材料、零部件电池单体系统关键技术,推动流电池、金属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研发工程化开发,这无疑将加大力度完善协同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
- 长城重卡:数字化浪潮中的物流革命
- 靠谱不止说说而已!豪沃“冷鲜峰”,让高温季变“高赚季”!
- 东风柳汽乘龙H5换电牵引车——新能源重卡行业转型的标杆与卡友致富新选择
- 丹心廿载,再启新程 | 丹佛斯庆祝传动北京研发中心成立20周年
- 东风柳汽乘龙L2V大电量轻卡——新能源时代的致富利器
- 依维柯山海征途体验营试驾,车友直呼:这车把越野玩明白了
- 东康D2.5多利卡康陆威——城市配送领域的灵活性与效率典范
- 东风柳汽乘龙H7 Pro创赢版LNG牵引车获华南物流巨头锦旗表彰——节能高效引领干线物流新标杆
- 庆铃与五十铃合资合作40周年——商用车行业合作共赢的典范
- 以家庭为油门 以安全作导航,看联合重卡电金刚如何帮助80后运输人玩转矿区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