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产业互联 >资讯 > 新闻 >

城市公共汽电车管理规定大修订:公交企业的“新机会时代”来了

发布时间:2025-11-10 来源:中国客车网 作者:卡里姆

2025年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服务司公开关于《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为原文:

我司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录交通运输部网站(网址:http://www.mot.gov.cn),进入首页右侧的“互动”栏“意见征集”点击“关于《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意见。

2.电子邮箱:bus@mot.gov.cn。

3.通信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管理处(100736)。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8日。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活动,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事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依据《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从事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以下简称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的服务提供、运营管理、设施设备维护、安全保障等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是指在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内,运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公共汽电车车辆和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设施,按照核定的线路、站点、时间和票价运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设施,是指保障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的停车场、保养场、站务用房、候车亭、站台、站牌以及加油(气、氢)站、电车触线网、整流站和电动公交车充(换)电设施等相关设施。

第三条 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益属性。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推动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协调有关部门综合采取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措施,保障城市公共汽电车发展,增强城市公共汽电车竞争力和吸引力。  

第五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的发展,应当遵循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低碳的原则。

第六条 国家鼓励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运营企业(以下简称运营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第七条   国家鼓励推广新技术、新能源、新装备,加强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设,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运营、服务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公共汽电车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有删减)

中国客车网在观察本次修订后发现,修订稿在以下几个层面做了细化:

首先是场站规划与建设层面,该修订稿最大利好在于强化“规划先行”。强化了制度作用,规定明确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需科学编制线网、场站、枢纽规划,并将居住区、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必须同步配建公交设施写入刚性要求。这意味着场站资源获取难的问题有望系统缓解,新增和改扩建场站将更有制度保障,土地、审批与配套设施的协调难度降低,从源头改善企业的运力组织效率。

其次在运营管理方面,利好主要体现在“运营边界更清晰、监管更规范”。政府通过运营服务协议明确线路、班次、发车间隔、服务质量要求,既减少行政随意性,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经营预期。线路调整、成本监审、财政补贴补偿机制被进一步固化,有助于提高政策性亏损补偿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减轻企业长期资金压力。同时,规范化的运营权管理有助于避免无序竞争,提升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运营空间。

最后在运营服务方面,利好主要体现在“服务要求明确、信息化建设受到政策推动”。新版规定强调车辆设施标识统一、站点信息公开、信息化手段(电子站牌、智能调度、客流监测等)应用,加速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同时允许在保障基本服务前提下开展定制公交,为企业拓展多元化产品、提升营收结构创造制度空间。“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社会公众出行调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分析社会公众出行时间、方式、频率、空间分布等信息,作为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布局、场站设施、车辆配备、运营组织的依据。”明确了城市交通主管部门要大力拥抱前沿科技领域,降低无效浪费,提升优化资源配置上作了进一步要求。

总体来看,本次修订提升了场站建设保障力度,强化了运营管理的制度化与可预期性,鼓励智能化与服务创新,将为公交企业带来更稳定的政策环境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交行业即将跨入“十五五”规划,对交通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公交行业在行业文件发布的大背景下有助于公交企业和整车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力度,打造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先进性的公交行业发展业态格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抓手。

分享到:
阅读量:3231
互动咨询

请您简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