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拼的不是大屏 而是背后的“算力”

在2021年,传统汽车企业正在和国内知名的百度、360等互联网公司进行智联网汽车发展的蓝图搭建,而作为智能化背后的硬件,芯片是核心的零部件,对于今年芯片的短缺,也让国内车企苦不堪言,除了考虑芯片之外,汽车芯片的算力才是未来智能汽车比拼的核心技术。
快速的发展将智能化下放到汽车产业
2015年,智能网联功能的汽车装载率在2015年仅占据了整个市场的4.6%,到了2020年,智能网联的汽车装载率就已经高达48.8%,5年的时间,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如果21世纪初是拼品牌和拼产品的时代,那么21世纪20年代之后,整个汽车行业都将进入“智能化”时代。
在“新四化”的冲击下,对于高质量发展时代中的国内汽车行业,传动汽车车企都已经开始围绕“软件”方面开始进攻,比如我们熟悉的手机操作系统安卓,是目前很多车企采用的一种装机方式,对于安卓的开放性,车企更容易拿到系统的开源,实现将自家的UI系统和产品完美融合,带来更智能化的操作体验,当然,这仅仅是智能化汽车的开始,而智能化的最终方向将是实现自动驾驶、万物互联。
汽车将进入“算力时代”
对于智能化汽车而言,一个产品的智能化高度的衡量就是其背后芯片算法的能力,因为智能汽车对于算力的需求要远远高于我们所看到的。除了我们目前主流的智能多媒体系统外,对于当下流行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对于算力的需求,更是需要更强大的软硬件支持。即便是我们最长使用的中控屏幕,就目前而言,有超过50%的用户表示车机系统卡顿,对于厂家所宣传的内容并不满意。
除了车机系统,我们常听到的语音控制系统,同样需要强大的算力来支持,尤其是很多厂家所说的,能够识别普通话以外的方言,对于一台车的智能化评分,更是极大的考验,比如语音控制发动机、车窗、空调、影音娱乐系统以及物联网通信、整车OTA更新等,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已经远远超过我们普通人的认知。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时代智能化汽车,通过采用中央集中式架构,即用一个电脑控制整车,也就是我们熟悉的“CPU”,通过局部的传感器感知,然后进行数据融合、路径规划、最后传输给电脑,最后电脑再进行决策,而整套“动作”必须要快,这对于控制芯片的算力有着极大的需求。
当然,随着智能化汽车的不断发展,目前诸多车企已经开启了智能化大比拼,比如特斯拉、蔚来以及小鹏等品牌,一直宣传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而这其实就是在炫耀自家产品在算力上的优势,而未来的智能化汽车,就是谁的算力强大,谁就能够掌握未来。
对于智能辅助驾驶而言,芯片不仅要注重算力,同时还要保证稳定的功耗,另外,高端自动驾驶芯片向先进制程进阶。目前全球汽车MCU芯片主要被恩智浦、德州仪器等汽车芯片巨头所垄断,随着遍地开花之后,我们曾经熟悉的PC端以及移动端的英特尔、英伟达、高通、华为等消费电子巨头也纷纷进入汽车行业,这也将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进入算力时代。
算力时代还需要芯片供应
对于2021年的汽车市场而言,是缺“芯”的一年,对于芯片的恐慌,已经严重蔓延到的所有车企,对于已经订车的用户,无车可提,而即将订车的用户,告知不接受预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汽车级的芯片短缺。
对于芯片供应商而言,高性能车规级芯片的供应对于目前试产而言,是供不应求的,尤其是集成式高算力芯片,更是无法供应市场。这也导致2021年的汽车市场,在智能化上似乎按下了暂停件。当然这也仅仅是当下,对于未来的汽车市场而言,只有高算力芯片的的布局,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智能化汽车。
- 2025上半年新注册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创新高!机动车达4.6亿辆
-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10.98万元起,超70项全系标配
- 城市高品质出行最优解 25款好猫限时换新价仅7.98万元起
- 一汽解放佛山新能源汽车分公司首车下线
- 政策|广州黄埔支持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 政策|《四川泸州市进一步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十条措施》的通知
- 政策|国家能源局五部门携手组织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开瑞双雄登场!江豚E7超充版&安驾超充版以“超充+智驾”技术重构城配物流效率天花板
- 政策|国家认监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部署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试点工作
- 一汽解放佛山新能源汽车分公司首车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