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
2021年9月3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宏印出席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海事领域在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李宏印表示,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及完善相应海事配套举措。一是对新《海上交通安全法》相关配套规章进行修订,落实新《海上交通安全法》取消的6项行政许可的决定,并调整、优化相关许可条件,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实现了海事业务系统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的“互联互通”,船舶进出口岸申请数据和海事许可审批数据可“双向”传输,船舶进出口岸海事行政许可事项可全流程在线办理,实现了不见面和无纸化审批。今年1月1日至8月31日,海事系统累计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手续25万多艘次,通过“单一窗口”审批率达到100%。三是海事系统各直属单位推出系列创新制度、举措,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如部海事局在江苏等自贸试验区港口设置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提供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海事部门下放调整36项行政执法事权。
针对放开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推进情况,李宏印介绍,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逐步放开船舶法定检验。交通运输部在深入研究后明确了“四个坚持”,即一是坚持逐步放开。结合国际登记船舶实际,逐步有序推进法定检验放开工作,确保平稳可控。二是坚持保证安全。坚持安全底线,确保船舶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三是坚持社会公认。在开放对象选择方面,结合船级社国际表现,考虑航运、造船、保险等方面的因素认可度,优中选优。四是坚持对等协商。充分考虑船旗国政府间船舶检验开放合作,在政府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我国船舶法定检验开放,同时支持中国船舶检验机构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法国海事部门签订了对等开放协议,为后续推进船舶检验法定放开奠定了基础。
李宏印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为目标,聚焦制度集成创新,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构建与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海事政策制度体系,为将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对外开放高地贡献海事力量。
- 交通运输部发布2025年安全技术标准升级——保障未来出行安全
- 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电动重卡换电技术发展
- 生态环境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发改委整治汽车行业乱象
-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修订)》规章将于年内公布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加快推进客运站、公交停车场等智慧化转型升级
- 宁德时代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推换电技术发展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修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 交通运输部:上周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603.6万辆,环比增长1.15%
- 中国交通部最新报道:9月2日至8日全国货运物流运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