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产业互联 >资讯 > 新闻 >

沪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线网基本实现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1-04-26 来源:中国客车网

  今天,上海警方公布对本市部分道路采取限制通行交通管理措施。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介绍,为缓解道路拥堵,改善交通秩序,对外牌小客车进行适当管控是本市综合交通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市交通委在调整管理措施的同时,注意与本市公交优先政策、绿色交通发展等交通管理政策的协调统一,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最大的便利。

  上海市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截至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已经全面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部分线路最小运行间隔已缩短到2分钟以内。地面公交线路网络和站点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71路无轨电车、奉浦快线、松江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多模式中运量公交,打造了延安路、沪太路、四平路等8条骨干公交通道,公交专用道(包括合乘车道)达500公里。

  轨道交通方面,市交通委将协调申通地铁集团制定专项保障措施,加强现场管理,积极应对客流增长。一是工作日轨道交通将全运力投放,确保最大运力完全覆盖道路限行时段;二是轨道交通全路网将提升保驾等级,强化保障值守力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三是强化重点车站客流监控,进一步梳理完善大客流处置预案,做好大客流应对准备。四是加强设备检修维护,确保运行秩序正常。后续,还将动态跟踪客流变化,持续优化运输方案,推进提效增能工作。五是加快新建建设,预计2021年14号线、18号线一期御桥至长江南路段建成通车后,网络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并对2号线、3号线起到更好的分流疏解效果。

  地面公交方面。公交车作为本市公共交通出行的基础方式,近年来服务保障不断增强。一是在公交线网基本实现全覆盖,内环内线网密度达到4.6公里/平方公里,外环内达到3.13公里/平方公里。二是扣除水域和大型绿地等不可覆盖区域。公交站点在内环内300米半径的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公交站点设施不断完善,截至到2020年底,内环内已实现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全覆盖,增强了市民乘车时间的预期性。四是乘车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公交车高峰小时高方向高断面满载率约为60.6%,其中市区线路满载率约为60.2%,市郊线路约为73.2%,市民乘车环境较为舒适。

  后续,市交通委会继续强化地面公交 “补骨干、强衔接、畅通微循环” 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公交线网调整,优化乘车环境,并根据12345市民热线所反映的具体需求,督促各公交运营单位密切关注公交线路客流增减变化并及时调整运能、优化公交班次,切实保障市民乘公交车出行。

  十三五以来, 本市小客车注册量年均增长达30万辆左右。

  今年,交道路运输局结合历年已实施的缓拥堵改善项目经验,实现拥堵改善治理由点及面跨越。已制定完成50处道路拥堵点治理改善项目清单,实施范围涵盖中心城区及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推进实施路口渠化、路段改造、港湾式车站改造、可变车道改造、标志标线完善等5大类拥堵治理改善项目,切实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与舒适度。

  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带来了停车难问题。自去年以来,市交通委着手牵头研究停车难综合治理工作,并在主城区开展试点探索,市委、市政府将“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正式纳入到年底启动实施的16个民心工程之中,党政牵头共同推进。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覆盖轨道交通一、二、三、七、八、九、十一、十七号线及金山铁路共9条线路、20个站点,服务城市东、南、西、北4个方向,总计拥有20个公共换乘停车(P+R)场(库),5759个换乘停车泊位的公共换乘停车(P+R)运营网络,可为居住在城市外围的市民进出中心城提供更为便利、多样化的交通出行服务。临近内环线周边轨交站点早晚高峰泊位较充足的停车场(库)共有31处,涉及了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9号线、11号线、12号线,共7条线路13个轨交站点。

  下一步,市交通委会进一步改进停车设施,在强化停车设施规划落地、促进停车设施投资建设、提升停车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出台、细化配套政策,提供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强停车场(库)使用效果,有效推进上海市公共换乘(P+R)停车场(库)和内环线周边轨交站点的停车场(库)正常运营和逐步拓展。

分享到:
阅读量:5121
互动咨询

请您简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