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产业互联 >资讯 > 新闻 >

总结“十三五”:北京共建成2.9万公用充电设施

发布时间:2021-04-02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作者:Erwin
  2020年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充电行业伴随着“新基建”这一针强心剂,取得了长足稳定的发展。记者从北京市公用充电设施数据信息服务平台e充网(以下简称市级平台e充网)获悉: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累计建成充电设施共计约23万个。

  规模逆势增长运营稳步恢复 奠定“十四五”开局之势

  2020年,在疫情常态化的大环境下,尽管人们出行的频率有所降低,但并没有影响到北京市充电设施规模的持续增长的态势。“稳定有序,保障需求”成为关键词,北京市充电设施凭借稳定的充电供给能力,保障群众出行所需,同时运营秩序也在稳步恢复。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社会公用充电场站为2750个,包含充电设施约2.9万个,同比增长15%。

  “快充为主、慢充为辅” 大功率快充桩增长明显

  截至2020年底,北京全市共建成社会公用快充桩近1.9万个,快慢充比例约为1.8:1,形成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社会公用充电网络。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以及主流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市场对大功率充电设施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在功率选择上,120kW以上的充电设施规模增长最快,同比增幅为28%,远高于其他功率范围的充电设施。

  中小企业加快入局充电行业 市场规模占比增长8%
 

  充电设施行业属于典型的高集中度行业,2020年新接入市级平台的社会公用场站运营企业26家,占社会公用场站运营企业总量的24%。

  居民和商业类场所充电设施数量明显提升
 

  从建设场所分布来看,社会公用充电设施的整体格局基本稳定,主要建设在商业服务类(29%)和居住生活类(25%)场所,其次为公共服务类(14%)、道路停车类(12%)和工业物流类(12%)场所。其中,居民区及商业区2020年充电设施建设增长较快,高度贴合市民生活及消费场景,两类地区充电设施数量提升达14%。

  “后疫情时代”运营恢复稳中向好
 

  受国内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的市民充电需求大幅降低。但随着疫情逐渐稳定,充电桩市场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强势逆袭,同比去年增长幅度逐月攀升。其中,9月充电电量同比增长18.2%,而最大增幅则出现在12月,同比增长高达27.8%。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1年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工作中提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这无疑是对充电设施行业的督促与指导。北京市充电设施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突破性的增长,而在“十四五”期间为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充电设施将继续迎来稳定增长。

分享到:
阅读量:4669
互动咨询

请您简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