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机遇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突破薄弱环节、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头部企业而言,责无旁贷。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成交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超过480万辆,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但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只占整体汽车销量的5%左右,距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不仅有增量的空间,还有提质的要求。当前,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动力电动化、能源低碳化、系统智能化相互交叠的三大革命,传统汽车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新一代消费群体对汽车产品情感体验的新需求,跨界企业应运而生等,使得汽车产业从思维理念、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以及产业生态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智能化。智能互联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基本的产品特性和体验特征,其最本质的变化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新数据,数据之上衍生出来的服务模式和生态体系,将带来新的发展课题。
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化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工业根基做支撑,智能化转型就是空中楼阁。当前新能源汽车在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等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突破这些薄弱环节、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头部企业而言,责无旁贷。
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必须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转型,离不开开放共享、协同演进的良好生态,需要引导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提升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还要牢牢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智能汽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具,而是演进成为服务体系和生态系统平台。智能网联天生是服务大众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智能网联技术和服务平台,提升用车体验和价值,让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触手可及,真正实现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智能化,让普通消费者共享智能科技进步的发展成果。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新能源汽车革命、可再生能源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突飞猛进、协同发展的时代,也是创造新能源汽车中国奇迹的时代。这一红利期,将是汽车工业从传统汽车进化到智能汽车的关键时期。新征程呼唤更多自主创新的汽车头部企业勇抓历史机遇、不断寻求突破、促进技术能力攀升,带动整个智能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10.98万元起,超70项全系标配
- 城市高品质出行最优解 25款好猫限时换新价仅7.98万元起
- 一汽解放佛山新能源汽车分公司首车下线
- 政策|广州黄埔支持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 政策|《四川泸州市进一步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十条措施》的通知
- 政策|国家能源局五部门携手组织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开瑞双雄登场!江豚E7超充版&安驾超充版以“超充+智驾”技术重构城配物流效率天花板
- 政策|国家认监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部署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试点工作
- 一汽解放佛山新能源汽车分公司首车下线
-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动力电池革新——12C超充技术引领电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