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动力电池 比亚迪欲将IGBT业务进行IPO
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9月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比亚迪据悉考虑让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业务(IGBT)进行IPO。
据了解,IGBT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应用极广。
IGBT如此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却不得不面对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市场主要被英飞凌、三菱、富士电机为首的国际巨头垄断,国产化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中,IGBT约占电机驱动系统成本的一半,而电机驱动系统占整车成本的15-20%,也就是说IGBT占整车成本的7-10%,是除电池之外成本第二高的元件,也决定了整车的能源效率。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走高,比亚迪要想更好的净利润表现,不断攻克IGBT关键技术是必经之路。从2003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比亚迪就一直在关注IGBT等电动车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
比亚迪进入IGBT产业是在2005年,并于2009年打破国际厂商垄断,取得了IGBT的核心技术突破。
目前,比亚迪拥有国内首个汽车IGBT打造链条,包括IGBT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模块封装等部分,还有仿真测试以及整车测试。
2018年年底,比亚迪发布了在车规级领域具有标杆性意义的IGBT4.0技术,再一次展示出其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打破了国际大厂形成的技术壁垒。
比亚迪的IGBT4.0在综合损耗方面比主流产品低20%;电流输出能力较市场当前主流产品高15%;温度循环寿命做到了同类主流产品的10倍以上。
从长远来看,比亚迪将IGBT技术提升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有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至于在核心部件上被“卡脖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全球电动车年复合增长率达30%,但同期车规级IGBT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5.7%。比亚迪是国内唯一拥有IGBT技术的车厂,避免了坐等英飞凌IGBT发货导致汽车研发滞后的尴尬。要知道,目前IGBT的正常供货周期已经达到8-12周,最长达到52周。当供需关系进一步紧张之后,车厂“断粮”并非不可能。
目前,比亚迪IGBT芯片晶圆的产能为5万片/月,年供应新能源汽车60万辆。到今年年中,比亚迪IGBT产能有望达到10万片/月,年供应新能源汽车可达120万辆,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新能源汽车IGBT芯片供应不足问题。
另外,IGBT也是新能源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之一,占到充电桩成本的20%。由于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市场将进入爆发期,加上国产替代的大趋势,比亚迪IGBT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
- 秦L EV七夕惊爆价10.98万元起 多项新功能老车主OTA同步可享
- 百万神车 实力称宋!常用常新,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夯实标杆地位
- 比亚迪赛车场盛大开业 打造“全民赛道 全场好玩”新体验
- 2025最值得期待中型SUV 比亚迪海狮06北京上市 售价13.98万起
- 比亚迪宋 PLUS EV 遭三道雷击 “渡劫” 成功,三电系统完好无损
- 比亚迪宋 PLUS EV 遭三道雷击 “渡劫” 成功,三电系统完好无损
- 王传福位列全球商界影响力第5,比亚迪用427万辆销量诠释“中国力量”
- 比亚迪要给秦L DM-i车主免费“换新车”了,动力智能齐进化
- 空间、安全、通过性领跑同级 元UP 301KM领航型售7.48万元
- 全系搭载天神之眼C、云辇-C,比亚迪海狮06上市,打造出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