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忠付:中国冷链物流将迎来黄金发展的十年
日前,2017第九届全球冷链物流峰会在大连召开,记者就峰会具体情况,以及当前我国冷链物流现状、问题等,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
记者:崔会长,您好,有着”冷链达沃斯“之称的全球冷链物流峰会即将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有哪些亮点和创新呢?
崔忠付:“全球冷链峰会暨中美冷链物流会议”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冷链高端活动,至2017年已连续举办九届。峰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美国驻华使馆农业贸易处(ATO)和全球冷链联盟(GCCA)联合发起。至今,峰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冷链代表出席,总参会人数超过7000人。
本次峰会的主题为“汇聚全球力量,构建冷链生态圈”。本次峰会设多个主题论坛围绕与冷链有关的政策、贸易、一带一路战略、技术创新、多式联运模式、趋势、人才等话题在多国间进行交流。会上还将发布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2017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本次大会,中方将联合与会方国际代表共同发起成立“亚太食品与冷链合作组织”,加快食品安全和冷链的协同发展。
冷藏车
记者:崔会长,请您对当前国内外冷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做一个解读。
崔忠付:近几年,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冷链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中物联冷链委也制定了很多国家和行业标准,并通过标准规范行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冷链物流获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全国冷库容量达到4200万吨,折合10500万立方米,比2015年增加460万吨冷库(115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3%。2016年我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115000辆,比2015年增长21600辆,同比增长23.1%。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国冷库保有量是每人0.07立方米,明显低于美国的0.36和日本的0.33,人均冷藏车保有量也仅有日本的1/11。规模以上冷链物流企业还比较少,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总规模只占市场10%,同时冷链人才短缺,我国冷链产业的发展仍任重道远。
随着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消费升级和“一带一路”的战略驱动下,冷链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国内加大开放自贸区建设、中美之间肉类市场实现互通等利好政策不断激发中外进出口贸易及跨境生鲜电商的发展活力,同时也为跨境班列以及冷链多式联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形势下,智慧冷链、节能制冷技术和自动化仓储技术的发展创新、生鲜电商的拓展、贸易市场政策的利好、资本力量的推动、标准体系的建设完善等都会给冷链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格局上的调整;中国作为全球冷链发展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将迎来冷链发展的黄金十年。
- 中集-陕汽合作推出一体化冷链车——高效锁鲜,直达餐桌
- 蓝擎EHPro100度平台冷藏车——冷链物流的新选择与城市配送的高效伙伴
- 江淮重卡冰鲜1号:冷链运输新选择
- 福田欧马可智蓝ES1纯电轻卡——引领绿色科技潮流的新能源轻卡
- 江淮重卡冰鲜1号4×2冷藏车——冷链运输效率提升的新选择
- 廊坊市绿色货运配送平台启动 时代新能源冷链车助力绿色物流发展
- 廊坊市绿色货运配送平台启动——时代新能源冷链车助力绿色物流发展
- 2025广东省冷链高质量发展会议——广汽日野氢燃料电池冷藏车引领绿色转型
- 江淮Van宝路冷链1号“冻”力全开,新鲜快人一步
- 非洲猪瘟影响下福田瑞沃ES5冷藏车助力冷链物流发展——高效可靠运输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