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起家,为什么“潍柴系”能成为首屈一指的装备制造跨国集团?
成立于1946年的老国企潍柴,近20年来创造了销售收入增长近40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34%的“潍柴速度”和“潍柴奇迹”,一跃成为中国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2位。而一贯以“大胆”形象示人的潍柴掌舵人谭旭光曾表示,“再做几件让全世界人都知道的事情”。
潍柴掌舵人谭旭光
突围核心技术、进军新能源、整合山东汽车工业、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工业装备跨国集团,“让全世界人都知道的事”,归结为一件事,就是打造“潍柴系”万亿级超能战车!
抗寒的“潍柴系” 与黑天鹅共舞
无论是媒体还是潍柴自己,恐怕都很难准确算出,在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潍柴曾创造过多少高峰,行业也早已习惯了潍柴这种“霸道”的产业地位。黑天鹅乱舞的时代,潍柴霸榜的背后,是基于敏锐洞察之上的、近乎执拗的聚焦战略与长远眼光。
站在全球视野看危机。在谭旭光眼中,“企业结构单一、产品单一、市场单一,一定会出问题”,动力为主轴、多元化拓展,才能抗周期甚至逆周期。
潍柴工厂
自2004年港股上市以来,潍柴一次次出击,收购湘火炬、并购博杜安、抄底法拉帝、整合凯傲与林德液压、收购德马泰克、投资PSI、持股锡里斯与巴拉德……一场场硬仗,硬是打下了潍柴的国际版图。
长袖善舞的“潍柴系”掌门人谭旭光,不只在国际资本市场连连告捷,还在国内市场加速整合,在山东政府的支持下,主导战略重组山东交工和中国重汽,推进山东国企改革,加速山东汽车工业整合。谭旭光的每一步,都不是为了扩大而扩大,迈出去、踩扎实、连成片,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万亿级“潍柴系”而来。
向上的“潍柴系”全面爆发
执拗却不固步自封,外向却又心思细腻,稳准狠的布局策略,形成技术、市场、供应链乃至品牌优势,最终蜕变为“潍柴系”超能战车的“涡轮增压器”。
2017年12月18日,潍柴集团召开收入突破2000亿元暨2020-2030战略新闻发布会
据悉,在“潍柴系”二季度的“预算表”中,潍柴发动机板块冲刺30万台,中国重汽冲刺重卡7万辆、轻卡10万辆,陕重汽冲刺重卡8万辆,法士特变速器冲刺40万台,汉德车桥冲刺35万根。看似大胆的KPI,实则是1-4月份“考核优秀”带来的十足底气。
眼光要再长远一些。“潍柴系”2025年的战略目标是营收1000亿美元(约7000亿人民币),相比2019年潍柴2600亿元的营收增长1.7倍。不过,考虑到潍柴在过去十年的营收已实现四倍增长,这或许真的只是个小目标。
“我的血液里流着发动机的油”,“战略机会主义者”谭旭光,不仅将柴油机做出了名堂,更以前瞻性眼光,驾驶“潍柴系”超能战车,向着万亿级跨国集团全速前进!
- 山东重工潍柴集团与中国中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启装备制造业新篇章
- 黄金动力电领新程,潍柴蓝擎恒星·超级纯电黄金动力重磅发布
- 潍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 山东重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三夏服务出征——数字化升级助力丰收
- 潍柴动力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营收利润双增长新能源战略加速
- 潍柴矿山动力第二代新品发布会——内蒙古鄂尔多斯科技盛宴
- 潍柴集团举办大学生智能算法科创大赛——激发创新潜能的舞台
- 88支高校战队广泛参与:潍柴集团首届大学生智能算法科创大赛总决赛火热举行!
- 绿色发展自主突破 潍柴打造多元燃料矿用动力"中国心"
- 潍柴动力陕汽重卡发布全自主新能源品牌智汇——引领商用车电动化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