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公共交通工具如何确保卫生安全?疾控专家给出建议!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2日15时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现阶段公共场所等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网友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现在大家都开始上班了,乘坐地铁、出租车、公交车这些交通工具的乘客越来越多,如何加强这些公共交通工具的卫生和安全?
针对这样的提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表示,疫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出租车、网约车这一类相对有比较独立空间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是公交车、地铁这样乘坐人数较多的公共交通工具。
张流波认为,乘坐出租车、网约车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司机没有感染,可以建立一个健康申报制度,进行体温检测,也要注意司机全程需戴口罩,经常做手卫生,这是对司机的基本要求。二是车辆应该每天出车前对门把手、座位、扶手这些地方做清洁消毒的处理。三是行驶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外面温度合适的时候尽量开窗,保证比较好的空气交流。四是乘客上车前先打开门一两分钟,让车内、车外有一个空气交换的机会,也可以用消毒纸巾对乘客可能触碰的位置做擦试消毒,最关键是乘客乘坐的时候也要全程戴口罩,乘坐结束后也要做手卫生。五是付费时提倡无接触式的付费。
张流波指出,对于乘坐公交车有四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一是公交公司应该根据客流量适当地安排车辆,尽量疏散客流、降低车厢拥挤度。二是条件允许时,行驶过程中尽量开窗通风,如果有空调系统,要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尽量地增加消毒频次。三是乘客、乘务员、司机都应该佩戴口罩。四是乘客在乘坐时尽量保持一定距离,在下车以后最好做手卫生。
张流波说,关于地铁他有七个方面建议:一是加强人员疏导,控制进站人数;二是在站厅增加体温检测装置;三是增加公共设施公共区域的清洗消毒频次,保证站台内空调正常运转;四是每次出行前,对车厢内部做清洁和消毒处理,特别要注意保证车厢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五是运行人员,包括站台服务人员都应该佩戴口罩;六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海报、提示性标语等方式来宣传相关防控知识;七是作为乘客在乘坐全程要戴口罩,在乘坐结束后做手卫生。
- 行业观察|国务院审议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为行业带来哪些利好?
- 交通运输部印发《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 这些内容值得关注
- 国务院发布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有哪些变化?
- 交通运输部发布公交驾驶员检测要求意见稿 看看都有哪些新变化
- 首获此殊荣 银川公交被授予全国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特色单位
- 推动公共交通行业创新进步 2023年公交大讲堂在沪成功举办
- 推动公共交通行业创新进步 2023年公交大讲堂在沪成功举办
- 2023中国绿色交通发展系列论坛暨2023年公交大讲堂即将启动
- 关注新能源客车安全技术 2023年公交安全宣贯会议成功举办
- 做好公共交通服务工作 浅谈公交工作中的“人、车、线、站”